这两个困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地壳均衡说正如Gimelist提到的。我建议你阅读维基百科页面,因为它会向你解释一切!但也许这有帮助:
与海洋地壳相比,大陆地壳是由相对较轻的物质组成的。这就是你的书的作者应该说的。
地壳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是,从一定深度开始,一直到地心,地壳的运动是缓慢的压力无论你在哪里都是一样的。这个“补偿点”通常是在大约100公里深的地方。这是一个关于地球物理状态的假设——因此这是一个假设的现实!
这意味着你可以任何单柱从100公里深(比如一个圆柱体,或一平方米)一直延伸到地表,然后所有你可以选择的柱子的重量必须完全相同(这样它们在100公里深处产生相同的压力)。从数学上讲,这是你向地球表面移动时遇到的密度的积分(!):${压力}= \ \文本文本{质量}/ \文本{区域}= \ int_{100 \文本{公里深度}}^{\文本表面{}(x)} \δz =ρ(x, z) \ \文字{常数}$.密度随。而变化x美元,即你在地球上的位置,这使得准确的位置${表面}$ \文本变量x美元也!
所以你在你的列中向上移动,把每米遇到的所有密度加起来。密度总是正的,所以总和总是在增长。你也知道解有一个固定常数解。这样我们就可以从100千米深处一直积分到地表,当积分达到常数时,我们知道我们在地球表面!这是一个有用的信息,因为……
如果材料在你的柱是相对密集的,距离从100公里的深度直到${表面}$ \文本一定也相对较小,因为你会更快地达到积分常数!反之亦然,如果柱状结构中的物质相对较轻,那么表面就会延伸得相对较远。然后就可以得出大陆海洋地壳的表面比地壳低海洋大陆地壳,因为它的密度大20%
浮力的作用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,因为大陆地壳往往比海洋地壳厚得多,相应地,大陆地壳在其下方的流体天气层上“漂浮”得更高。这很像漂浮在海上的冰山:一个更大的冰山更深入大海,也更突出大海。大陆地壳也是如此:它比大陆地壳有更深的底部和更高的表面,因为它“漂浮”在下面更密集的“流体”上。
因此,大致有两种影响(尽管物理原理非常相似)使大陆地壳高于海洋地壳:它的密度更小,它更厚!因此,大陆地壳上升以上大陆地壳在深度产生相同的压力,它的基底位于下面海洋地壳,因为它更厚(像冰山一样漂浮)。
所以你书中缺少的信息就是恒压的观点。我希望这对你有帮助:-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