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的论文和以前的参考文献之间没有不一致之处。
图2任意将所有中心的所有位移矢量的所有分量(x,y,z)在时间段开始时(约123000年前)设为零。
此外,2012年的文章指出:
与板块运动相关的地形水平运动将改变CF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缓慢的现象会产生较大的偏移,最高可达几百米当从其他来源合理推断内部负荷的演变时,这些过程可能能够解释CM和CF之间当前大量的静态偏移。
行星科学,表1.2表示CF与CM之间的距离为0.80 km,引到约1995年.
另请参阅来自一阶地形的行星内部对流的证据月亮1973年3月,第7卷,172-180页
一段时间以来,人们已经知道地球存在一个质心(例如Jeffreys, 1962)。巴尔米诺等人(1972)对地球地形进行了球面调和分析,用等量的岩石代替了海洋,发现质心在图中长145°W、北纬42°S方向上偏移了1.1公里。
还有NASA的备忘录行星地质学计划报告- 1981年:
对于地球来说,由于其sialic([密度]~2.7)和simatic([密度]3.0-3.3)地壳的组合,CF向欧亚地盾方向的41.6°N, 34.7°E方向偏移,并靠近位于46°N和27°E的大陆省中心(bill and Ferrari, 1978)。
另请参阅地心- 1度:
1次球谐系数表示地球质心与“图形中心”之间的距离,实际上是地球表面一组跟踪站的中心。由于它们的物理意义,1次系数的时间变化可以用几种等效形式表示(1)作为沿Z轴(沿旋转轴)、X轴和Y轴的距离(单位为mm);(2)作为(完全归一化的)位势系数;(3)单位面积的质量变化会产生地势系数,用kg/m^2或等效水厚度的cm表示。这些形式之间的关系可以在Swenson等人(2008)中找到,方程5和4…
和行星表面过程(2011):
事实上,地球本身有一个很大的质心——如果忽略了填满海洋盆地的水,这个质心就会偏移。太平洋的海底在海平面以下约5公里,而对半球主要是大陆。这样,目前无水的地球的中心就偏离了它的质心约2.5公里。